14 岁初中生保送清华本硕博连读,将师从数学大师丘成桐,如何看待此事?被选入清华领军计划有多难?

近来,广西桂林。14岁初中生官子钦被清华录取,将师从世界数学大师丘成桐先生本硕博八年连读。27日,父老乡亲敲锣打鼓舞狮为其庆贺。 https://weibo.com/tv/show/1034:4862586089570314?from=old_pc_videoshow

近日,广西桂林。14岁初中生官子钦被清华录取,将师从世界数学大师丘成桐先生本硕博八年连读。27日,父老乡亲敲锣打鼓舞狮为其庆贺。 [图片] https…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时下

孩子觉得每年穷神都被送走很可怜,所以今年要把穷神留在家里一起过年,我该如何引导孩子呢?

2023-1-28 17:07:38

时下

马斯克称「中国市场竞争最激烈,特斯拉最大对手可能是一家中国公司」,如何看待这一观点?

2023-1-28 17:07:40

5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1. 氕氘氚

    我和他在一个初中,比他高一个年级,我来蹭个热度。

    这么说吧,这人小学六年级做高考数学就能做140+,初二的时候数学竞赛就省一了

    当时他拿省一的时候还没这么火,但是我相信这人肯定要火。迟早的事。

    但是多少年才能出一个呢。大部分人都还是普通人嘛。

    学校拿他打招牌,用各种手段留他。

    但是他又不能代表这个学校的水平。比如有我这种垃圾,和一众还在题海里摸爬滚打的学生。

    想成为这样的人,第一步是你得有天赋,第二步是你肯努力,第三步是你有个好伯乐能发现并把你往这个方向培养,第四步是你有足够的资源可以支撑你的学习。

    第一第二步都做不到剩下的就免谈了。

    多少人能做到第一步和第二步,然而第三第四步呢?

    有多少家长能看准这一点天赋,敢下赌从小只抓孩子一科?又有多少家长,拥有让孩子在小学就学到高中数学的水平和能力?

    又有多少孩子在童年时期,在同龄人都还在踩滑板车到处跑的时候静下心来,和学校现阶段根本不学的数学题鏖战?

    大家都提倡全面发展。这是主流。

    我们在学语数英,他在学语数英。

    我们在补语数英,他在学数学。

    我们在上舞蹈班声乐班,他在学数学。

    我们在楼底下玩泥巴疯跑,他在学数学。

    (上面这段是我想的,我没和他本人有过交流,但应该八九不离十是这样吧。因为听他同班人说他性格比较内向。)

    先别说你身边人会怎么看你,光是看到自己和别人不一样,你忍得住不去玩?忍得住不去闹?

    你有这个耐心?有这个觉悟?有这个热爱?

    你们无所谓,反正我没有。我看到别人玩我也想玩。

    况且也没有多少人敢赌吧。

    这场战役的开头,谁也看不见结果。

    万一赌砸了,这一科没成功,其它科又不突出,不就完了?

    只是他们赌赢了。

    别以为赌了就能成功,

    赌输的你们都看不见。


    有人看我再补充一点:

    有多难考?

    查了一下,每年招生规模不到100人。

    全国,数学厉害的人这么多,来自各个年龄段。只拼一科。

    没概念?

    你先看看自己能不能进年级前一百再说吧。

  2. 知乎用户

    膜官佬(迷弟眼)(明明比他大(笑)

    有幸和他有些许交集。

    在很早很早以前,也就是小学的时候,我就听说过他的鼎鼎大名。那时我很沉迷小学奥数无法自拔(乐)。然后当时的一个老师和我说四年级有一个小朋友高考数学很厉害(大致这个意思,貌似还希望我去认识一下?),当时的我没有任何概念可言(乐)。于是也并没有留下太深的印象,现在回想起来倒也特别后悔。

    后来再一次有交集就是初三了。记得是数学学社举办活动,然后有几个初一小屁孩在那里装13,我很不爽于是就没理他们。结果他们就把官佬叫过来(我是很害怕的)。那一次活动大致准备了一些一试题,做出来就可以换礼券。完全不懂高中数学的我就看着官佬各种切题(麻),还被官佬说了一句“你是高中的嘛”,现在仍然记忆尤新。

    后来逐渐认识到自己实力欠佳于是开始嗯学数学。

    去年我们学校联赛选手的准考证是我发的。然后发到最后就只剩官佬的没发了。然而我并找不到他。后来发现他在办公室和蒋爷聊数学。我的教练指着他说“这个就是官”,官也对我露出神秘的笑容。有那么一瞬间我是很害怕的。不过也无济于事。所以我捂着脸跑了(笑)。

    10月份停课,在进了队倒经常碰见官佬。网络上他看书的那张照片里他所处的位置本来有一个菜鸡(没错就是我),但是为了拍照就把我赶走了(大雾)。

    总之还是很羡慕官佬的水平。也希望他以后能一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至于新领军好不好考的问题······没有什么事情是很容易做到的。

    学长变学弟了(悲)

  3. 隔壁一桌大圣人

    该计划是为了培养数学向的学术特种兵,但问题是你很难让一个14岁的孩子当下确定自己的一生志向。Yau大师本人14岁时正值家里困难时期,正是他的这段经历铸就了他,而不是坐在空调房里看书。

    当小朋友开始真正接触现代数学的时候,他可能会发觉,这甚至都不是他喜欢的东西(譬如做题和做数学是基本不相干的两码事。能跳出高考这种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消耗战不失为一个出路,小朋友可以去做更有意义的事情。而本硕博连读注定是一场马拉松和持久战,毕竟数博实在难毕业。希望小朋友能着重培养自己的数学兴趣,在功利面前保持初心,这样或许更有意义,也走得更长久。

    其实lyh说的很斯文很委婉了。如果粗略地把数学家分为几个大类(譬如直觉型和逻辑性、青蛙与大鸟),不客气的说,该计划连一个大类都覆盖不了,因为数学家可不是这么培养的,这内行点的人都能发觉。

  4. 卫伟

    学术特种兵这个词有点苛刻了,你很难让一个14岁的小孩就这么轻易地定下一生的志向,比别人多三四次试错机会就一定不会蹉跎吗?清华领军计划当然难,但这种学术层次上,没有评价的意义了,小马过河。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