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重庆护士实名举报老公出轨医药代表,还教唆公公殴打自己致流产」?

小作文写的真烂,就说两点,

一是男女经济状况,女方说2015年男方和其交往时是穷学生、大山出来的农民,她放话说要养男方。

然后转眼17年结婚,男方婚前全款买了婚房(提出出一部分钱被拒绝,所以真就是纯婚前),女方贷款买了套小户型

二是男方的发迹路径,2018~2020年5月月入仅几千,然后21年一年就能有60万存款?

顺带一提,男方的事业编制是凭其父亲丰富的人脉搞定的,连(男方父亲)当众殴打女方都能“搞定”警方(立不立案的问题可能需要更多证据证明到底咋回事),

而这样手眼通天的人,近几年都无收入

接下来了就是关键了,按其论述,男方出轨医药代表,而且所有收入都是男方的跟手眼通天的男方父无关(不过真手眼通天我们吃瓜群众也吃不到这个瓜了,但轻松搞定编制没人脉谁信啊),


一眼丁真,这就是为离婚分钱写的小作文,全文完。

小作文也要有小作文的基本素质,逻辑多少得自洽,这样中性的吃瓜群众就只看热闹不站队,舆论闹大了能让对方认怂多分点。

不及格,打回去重写。

 

 

我认为,像这种类型的事件,完全可以等到调查结果出来后再让群众进行讨论,而不是在调查阶段时就急匆匆推上热搜。换句话说,为了防止让为了保护自己个人权益发的文章变成“小作文”,甚至“谣言”,自媒体完全可以谨慎报道,做降热度处理,而不是“结果未出,热搜先行”。

谣言产生的负面情绪要高于正面情绪,而且加入积极情绪的谣言转发更广、传播时间更长。也就是说,为了煽动群众情绪的谣言,所造成的危害更大。

比如说本案,题目描述为“重庆一女子实名举报自己的医生丈夫家暴自己、出轨医药代表、财产来源不明等问题”,为什么题目为“护士举报老公出轨”呢?

涉及到医疗回扣、医患关系等领域的话题,为什么需要用出轨来吸引眼球呢?


固然一件事需要热度,但集中于出轨等花边新闻的热度,就是无效热度,而且还有“小作文”之嫌。医疗问题本身就是一个比较严肃的话题,这并不轻浮。

研究人员曾经对一个包括了2189个谣言,来自300万推特用户的370万次转发进行了关于网络传播谣言特征的研究。

结论如下:

很大一部分谣言嵌入了预期和惊讶,而相对很少有谣言包含喜悦和悲伤。显然,谣言中的愤怒(相对值为 12.34%)多于恐惧(10.74%),惊喜(16.44%)多于预期(14.23%),厌恶(23.58%)多于信任(9.05%),以及更多喜悦( 7.39%),悲伤(6.23%)。总体来看,43.01%的嵌入情绪来源于积极情绪,56.98%属于消极情绪。因此,谣言包含的负面情绪多于正面情绪。



除此之外,研究人员还使用回归分析来解释基于双极情感对的级联的不同特征。图中的参数估计表明,8种基本情绪是谣言传播动态的重要决定因素。


在所有因变量中,发现预期-惊喜、愤怒-恐惧和信任-厌恶维度的系数为正且具有统计显着性。因此,估计谣言在嵌入积极情绪时传播得更明显。

两极情绪对的预测边际效应如图 7 所示。嵌入预期、愤怒和信任的谣言会产生更多的转发,在更长的时间范围内传播,并变得更具传播性。


[1]

所以,回到问题,为什么要特意将“女子举报丈夫出轨”作为题目呢?

医疗问题比较严肃,所涉及的知识比较晦涩,造谣难度较高,换到“出轨”呢?基本上是“简简单单造个谣”了。情感关系,造谣难度小,煽动情绪的难度小,而且即使造谣了,也很难被处理。

一旦将群众的情绪煽动起来,那么谣言的传播时间会更广,危害更严重。

除此之外,在负面信息的传播里,群众主体会处于愤怒情绪中,而且在情绪模型里占主导地位。

研究人员在研究中,把“Fear”代表“恐惧”情绪,“Shoc”代表“震惊”情绪,“Sad”代表“悲伤”情绪,“Ang”代表“愤怒”的情绪。

与此同时,还定义:

β:易感用户和转发用户访问信息的平均曝光率;

p:易感用户转发信息并保持共享信息中的情绪的平均“复制”转发概率;

q:易感用户转发信息而不保持共享信息中的情绪的平均“突变”转发概率;

以此类推。

研究人员选择一个负面事件作为例子来研究其受公众情绪驱动的传播模式。通过数据拟合和参数估计计算模型中的最优参数解,并对负面情绪传染指标进行了参数敏感性分析。


为了获得累积转发量来估计参数向量,直接添加了一定时间范围内的瞬时量对应的时间序列。在这里,将开始时间设置为0,将采样频率设置为一小时。如图所示,星号表示真实累积转发量,其中黄色代表恐惧,绿色代表震惊,蓝色代表悲伤,靛蓝色代表愤怒。实线表示估计的累计转发量,其中红色代表恐惧,粉色代表震惊,黑色代表悲伤,紫色代表愤怒。有了这个数据集大小,来自动态模型的累积转发量的四个拟合曲线与真实值表现出非常高的一致性。


简单一句话说,愤怒(Ang)在情绪感染里占主导地位。

而且p(Ang)最大,意味着愤怒的平均复制的概率最大,q(Ang)最小,意味着愤怒平均突变的概率最小。总结一下:愤怒在情绪感染的模型里最稳定,而且最容易占据情绪感染的主要地位。


[2]

回到这件事,为什么要在结果尚未出来时就推上热搜呢?

我们不妨推测一下过分夸大的小作文的模型,一方发布经过修饰的文章声称自己权益受到侵犯(而且以情感等与群众接地气的话题居多)——自媒体将其炒上各大平台热搜——群众针对花边新闻展开讨论——最后被证明是造谣/夸大,然后当事人当无事发生,群众继续“永远热泪盈眶”

在负面信息里,愤怒一般很容易占据情绪感染的主动地位,而过量的以愤怒为代表的负面和积极情绪,又促使谣言进一步传播,而进一步传播的谣言又推动了负面情绪的传播。

在碰到类似事件时,一定要切记,不能让自己处于愤怒的情绪中。热心群众倾力帮助,最后“小丑竟是我自己”的例子也不在少数了。

一方面,身为自媒体,合理分配好一个案件每一个过程的流量分配,不要在结果尚未出来时就故意推上热搜,让谣言满天飞。

另一方面,身为群众,我们对于类似的事件,最好的办法,就是在结果出来之前,尽量不予讨论(啊对对对,密切关注)。如果坚持要展开讨论,尽量带着消极情绪来讨论,而不是第一时间要严惩对方为好。

参考

  1. ^https://epjds.epj.org/articles/epjdata/abs/2021/01/13688_2021_Article_307/13688_2021_Article_307.html
  2.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020025522001621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时下

3 月24 日韩国军方称「朝鲜向半岛东部海域发射不明飞行物,疑似为洲际弹道导弹」,有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2022-3-25 13:18:39

时下

媒体报道称「目前还未找到第二部黑匣子,相关消息以指挥部新闻发布会信息为准」,目前搜救进展如何?

2022-3-25 13:18:48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