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进博会圆满闭幕:始于进口,更是中国与世界的双向奔赴

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最大的展台,非"THESMARTCHAIN全球食品集成分销平台"莫属,在35

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最大的展台,非 "THESMARTCHAIN 全球食品集成分销平台 " 莫属,在 3565 平方米空间内,光明食品集团将所有收购、入股的海外品牌集纳于此,形成智慧链,并进行全方位展示。但很少有人会问,这条智慧链最终通往何方?

答案则在展馆之外。长宁区水城路 555 号," 光明城市厨房 " 驻扎在社区巷口,来自意大利的橄榄油、西班牙的金枪鱼、新西兰的牛奶、澳大利亚的牛肉…… 20 多家参展企业的 400 余个展品相融构成了 " 世界美食 城市厨房 " 的体系业态,消费者走进餐厅,品尝舌尖上的世界美食,进博会溢出效应最终落地于 365 天的美好生活。

第六届进博会昨天圆满闭幕,按一年计意向成交金额 784.1 亿美元,比上届增长 6.7%,创下新高。除了早已众所周知的 " 展品变商品,展商变投资商 ",事实上,经过这些年进博会的不间断培育,你还能发现更多不一般的 " 溢出 ",比如大企业为 " 链主 ",带动小企业在大平台发光;又比如越来越多进口展品落于日常商品,为国内消费者带来美好生活;还比如中国创新开始反哺海外,形成国内国外双向奔赴、相互提升。

以大带小

进博会有一个热词,叫作 " 链主 " 企业。它原本是指产业链供应链的带头人,现在有了新的解读:参展商带 " 团 ",帮助更多中小企业走上进博会大舞台。

新西兰乳品企业纽仕兰今年首次带领该国 12 家中小企业 " 组团 " 参展,那根链条则是联通中国和新西兰的数字跨洋营销通道。原来,今年 6 月起,纽仕兰率先开始打造 " 直播 + 溯源 " 双边经济新引擎,纽仕兰乳业亚太区 CEO 盛文灏很快就收到了玛琪摩尔等品牌商的咨询:" 我们想开拓中国市场,能不能带上我们?" 盛文灏眼睛一亮:那就一起去进博会!在食品及农产品展区,纽仕兰搭起直播间,邀请 12 家企业轮番上阵,以直播为媒、跨境电商为通道,抹平时空阻隔。有这样的 " 链主 " 企业以大带小在前方引路,更多小企业得以在进博会发光发亮、奋力追梦。

美妆巨头欧莱雅集团此次携 17 家创新企业 " 组团 " 而来,这些小企业并非欧莱雅集团下属品牌,而是来自 BigBang 美妆科技创造营项目。一家韩国企业研发出先进的生物技术,将天然植物提取物与微生物发酵技术相结合,在进博会上自信展现面向未来的美妆科技解决方案。

" 这完美诠释了什么是进博会:这是一个让行业伙伴、大公司与小公司携手合作、共建更好商业环境的平台,对未来发展至关重要。" 欧莱雅北亚总裁及中国首席执行官费博瑞认为,进博会是其开放式创新生态圈的见证者。

从更高维度观察,进博会本身就是一个 " 以大带小 " 的最佳平台,演绎了大量从 9 平方米展位起步的创业故事,这种创新氛围已逐渐成为进博会的 " 显性基因 ",成为溢出效应的原动力。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副局长刘福学说,本届进博会把创新孵化专区挪到了北厅,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展览面积和项目数量双双翻倍,吸引了 39 个国家和地区超过 300 个创新项目,推动全球科技创新协作。

进博会成功精彩难忘的背后,归根到底是市场、是平台、是成果转化落地的大机遇。数以千计的全球初创企业来到进博会,也从不同侧面印证了中国的承诺——让中国大市场成为世界共享的大市场,让合作共赢惠及世界。

落地生活

走过 6 个春秋,进博会溢出效应越来越显著,而它最终会影响到我们每一个人,照见美好生活。

每一年的进博会,医疗器械及医药保健展区总是人声鼎沸。以此为原点,很多全球首发、亚洲首秀药品、药械最终都能获批上市,托举起生命健康。短肠综合征是一种患病率极低的罕见病,患者长期依赖肠外营养和静脉输注支持,生活艰辛。去年进博会期间,武田制药带来了一款创新药 Revestive,得益于博鳌乐城特许准入、先行先试的政策,仅仅 6 个月后,这款创新药就在乐城先行先试区的医疗机构落地,来自甘肃兰州的 4 岁小朋友果果由此成为国内首个受益患者。

"2020 年以来,武田制药已有超过 10 款在进博会上展示过的创新药物和突破性适应症在中国获批上市,7 款创新产品被纳入国家医保目录。" 武田制药全球高级副总裁、武田中国总裁单国洪说,得益于进博会,企业在华获批上市速度和数量屡创新纪录。

食品及农产品展区的展品离老百姓生活更近。6 届 " 全勤生 " 麦德龙此次带来 117 款全球精选商品,首次参展商品达 61 款,其中 33 款首发商品 " 零时差 " 落地中国市场。麦德龙中国总裁蔡天乐说,麦德龙的全球采购已为中国市场引入 6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优质商品,成为全球商品落地中国的重要链接。

无论是进博会场内还是场外,无论是会期 6 天还是日常 365 天,进博会溢出效应最终体现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今年进博会,光明食品集团与澳大利亚 IBF 牧场达成战略合作,将把来自澳大利亚的 " 橙子和牛 " 引进国内,再度升级牛肉品质。光明食品集团新闻发言人潘建军说得坦率:光明集团所构建的智慧链体系、呈现在进博会展台的每一件展品,最终都会落地于上海街头的商场、超市、餐厅,呼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双向奔赴

联合利华今年迎来进入中国市场 100 周年,它的展台被设计成连接过去与未来的 " 时光隧道 ",一辆铛铛车回顾了品牌入华百年的历程,一列高铁则代表通向未来的旅程。站在下一个百年的起点,外资品牌的经营战略也在发生转变,联合利华中国区总裁瞿巍这样注解:通过进博会,联合利华将把更多可持续创新成果带给本土消费者,把更多的 " 中国智造 " 与 " 中国研发 " 推介给全球。

从全球品牌走进来,到中国与世界双向奔赴,在这个不断深化开放、与世界同行的大海般市场,进博会正成为一个关键的 " 中转站 ",释放出更多 " 合作共赢 " 的信号。今年,无印良品首次参展进博会,其日本总社社长堂前宣夫率高管团队飞赴上海,并由此 " 进入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将更多中国设计推向全球市场。

在进博会,记者还看到了更多上海企业的身影,这些企业怀着学习的心态,来这里参观对标、合作交流、启迪思路。

在上海支小马路诞生并成长起来的西井科技,从创业之初就把自己定位于全球化企业。过去 6 天,西井科技高级副总裁张波始终 " 钉 " 在汽车展区," 与奔驰、捷豹、长城汽车、中远海运、和记港口的高管都见面了,德国、法国、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克罗地亚等国原本从没有过交流的展客商,都对我们的新能源智能无人驾驶卡车 Q-Truck 大有兴趣,有望成为潜力合作区域。" 他说,这几天,西井科技第二批 Q-Truck 已从上海起航,正在运往英国菲力斯杜港途中。" 参加完进博会,我们要立刻复盘,用好进博资源,走向更多国家和地区。"

全国政协常委周汉民有感而发:" 进博会不仅仅是为了进口,它也可以在洽商中看到带动中国产品出口的巨大潜力;进博会不仅仅是货物的进口,还将助推数字革命所引发的新产业、新领域、新商业模式得到长远发展。"

走过 6 年发展历程,进博会何以越办越好?它除了更好发挥国际采购、投资促进、人文交流、开放合作平台功能,也要在更深层次对中国、对上海未来发展产生启示、牵引和提升作用,带来不一般的溢出效应。从这个角度来说,进博会之于上海与世界的链接,也有着双向奔赴的意义。

作者:徐晶卉

文:本报记者 徐晶卉 图:袁婧 编辑:施薇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

第六届进博会圆满闭幕:始于进口,更是中国与世界的双向奔赴https://www.myzaker.com/article/654eacf78e9f0978233450cc
侵权请联系6881@163.com删除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时下

韩媒:明目张胆脚踢倒地对手,韩国球员们要警惕“犯规王”韦世豪

2023-11-11 6:47:27

时下

停车难?四个小区车位共享共管,警方联勤联动破解难题!

2023-11-11 6:49:54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