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源:视觉中国
若无行万里路,司马迁绝无可能写出光彩夺目的《史记》;若无行万里路,绝对不会有伟大的《徐霞客游记》流传至今。可见旅行对生命的意义,可知旅行往往是人的主动作为。古人如此,今人亦如此。对现代人来讲,旅行是生活的调剂,可放松身体,亦可愉悦心灵。在中篇小说集《孤独旅行家》中,李西闽虚构出一个个在路上的行者,写出他们的喜怒哀乐,以及无法承受的生命之重。不是小说家推着他们走,而是人物不得不向前走。
在旅行中寻找、捡拾起美好之物,是李西闽别具匠心的情节设置。如为他们在暗黑的屋子里开一扇小窗,可见外面的风景。当然,把心扉敞开、把美好铭记并非旅行的初衷。《荒原:三个故事》中,到澳大利亚治疗情伤的朱丽叶,被异国他乡的陌生人一再感动着。原本在海边玩耍的小狗艾米莉丢了,找不到小狗的两口子没有离开。" 那两个老人面对着大海,紧紧地搂抱在一起。他们的背影是暗色的,却那么温暖人心。" 小说的情节在两个时空里来回穿插:时而是朱丽叶置身的沙滩,沙滩虽冷却有一份牵挂不曾拭去;时而是上海时光里,章可凡对她所养小狗的嫌弃乃至厌恶。在朱丽叶随后的行旅中,拐杖是小姑娘手中的倚靠,此乃有形之拐杖。拐杖更是无形的,父亲是小姑娘的拐杖,他坚韧、勇敢,时时处处为女儿鼓劲。小姑娘是父亲的拐杖。她深知,唯有自己快乐,与她相依为命的父亲才会快乐,因此笑容从未从她脸上消失。患有骨癌截肢后的她,竟敢于挑战那条近八百米有四级难度的小道。摔倒后,她坚决表示不再继续走,乖乖趴在父亲背上,这个安排瞬间击中人心。可以要强,可以示弱,这不正是相依为命吗?
对小说中人物来讲,旅行是解救自我、寻回自我的药方。解药有时候在旅途中,有时候在旅行结束之后。或西藏、或西部、或澳大利亚,或四面八方遇见的美好,收获的感动,皆为药方里的一味药。人生实多苦难,世间难免荒凉,却并不意味着没有一丝丝抚慰人心的温暖。在澳大利亚的所见所闻,让朱丽叶心生勇气,决意斩断过去走向重生。重生不是走向非凡,而是返回平凡俗世中寻常不过的角色。李西闽在这部小说集中写的虽是生活的非常态,其终点反倒是回归平凡与真实。这就注定其中许多人物,可成为现代人照见自我的镜像。
寻常人间里,最让人一言难尽、辗转反侧的大概是爱情。旅途中的丁城一心牵挂的是小丫头,小丫头过得怎么样了?她身在何方?小丫头在旅店房间门口的突然出现,令丁城猝不及防,令丁城幸福满满。
得了恶疾做过手术的小丫头在他心目中,依然和过去一样重要。在攀登神山时,守护着心爱的人,幸福感带来的满足远远胜过疲惫与寒冷。《驮着你飞升》是整部作品中最独特的一篇,它干净、纯洁的质地,净化我的心、清澈我的眼。俏皮、淘气的小丫头与坚韧、勇毅的丁城于生死关头的相互信任、相互依偎,让爱情在艰难时刻已然等同于生命本身。小丫头多年后的回归,令丁城形单影只的旅行向死而生——爱情如果能够跨过死亡之考验,就是绝处逢生。
旅行的意义是什么?因人而异。对同一个个体来讲,甚至因时而异,抑或因目的地不同而异。至少可以确认的是,旅行是对现实生活的突围甚至反叛,此乃心之所向。王大嘴行走全球各地,他带领侄儿行走西藏,只是他旅行的一小段。不是为了故意制造非凡、驰骋个性而旅行,而是为寻找一己生命的价值。" 我就是要一直在路上,在路上让我觉得自己还活着,停留时间太长,生命像是停滞了,会枯死。" 寻找那些并不起眼的感动,都是他旅行途中生命被点燃的缘由,也可以说是他旅行的意义。旅行是遇见另一片风景,是遇见另一个自我,无比真实的自我。
李西闽建构出一个有别于日常的生活图景,小说的主角安然地游离于故事发生的世俗气息之外。他们是突然闯入的,他们是冒昧到访的,他们是不请自来的,他们常常与故事发生地的人和事格格不入,甚至背道而驰。经过一番心理阵痛后,他们迅速融入此间。陌生与熟悉在小说中一次次对接成功,这是人心的潜力,也是旅行的魅力。即便如此,人物的孤独依然是作品中最坚硬的存在。如此处境,让人心生同情的时候又不得不肃然起敬。这就是李西闽,他悄然地波动你内心那根最柔软的弦,触碰着你,打动着你,感染着你,同化着你。
冷静甚至冷峻的叙述,简洁有力的对话,干脆利落的举止,始终贯穿于一篇篇小说中。这何尝不是孤独感自然而然的流露?既然旅行,何以言语太多?既然陌生,向谁敞开心扉?生命本就是一场旅行,它是所有从此处到彼处之旅行的底色。仅此一回的生命之旅中,旅行意味着什么或者说旅行可以得到的是什么,是《孤独旅行家》一直在追问、探寻的根本问题。
拭去覆盖于生活世象的尘埃,拂去掩盖人心本相的纷扰,李西闽带领读者一次次深入生命内里,完成一次次叩问与探索。小说家无法给出答案,唯有生活本身才能为生命之旅提供答案。因为经历与处境的纷繁,答案注定层出不穷。李西闽的写作正如小说中人物的行走,不是为了提供答案,而是为了展示探寻的过程,为后来揭晓的答案提供隐约可循的蛛丝马迹。
故事的结束,并不意味着人物的旅行走至终点。后来,宋杨和傻子去了哪里?到缅甸当了战地记者,王大嘴有没有活着返回国内?登上山顶之后,小丫头是否有机会陪丁城走完此生?朱丽叶会真的和章可凡分开吗?分开以后会怎样?单雄信带着父亲的骨灰去了哪里?回到城里还是远走他乡?
对多数人来讲,旅行是偶尔为之的事,并非为生活的重心。只有少数人常常在路上,偶尔驻足某处。因此,对读者来讲,阅读李西闽的小说集首先可得一种满足,其次是一种深思。在路上是身体的一种状态,何尝不是一种心境?如果双脚无法走出固有生活圈,心灵在原本天地里的突围可否实现?如果双脚确实走向天南地北,心中的困境是否真的因之有所缓解或得到解脱?

《孤独旅行家》
李西闽 著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
作者:
文:张家鸿 编辑:金久超 责任编辑:朱自奋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
在路上,何尝不是一种心境?https://www.myzaker.com/article/655f18108e9f095c3d5bbf93
文章来自网络,如果有侵权请联系6881@163.com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