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庆是居委会书记,曾经事务性工作占据了她大量时间," 特别是通知型事务,居委干部一起上还要忙上半天到一天,电话打得耳朵都疼 ",今年,殷行街道给朱庆配上了一个 " 数字小助手 ",通过 " 一键外呼 ",不用半个小时就能实现目标居民通知 " 无一遗漏 "。
记者了解到,为助力基层减负,在杨浦区委组织部指导下,殷行街道党工委与杨浦区大数据中心、区城运中心依托市级治理平台社区云的数据底库,探索推出 " 基层数治助手 ",开发多个契合基层治理实际需要的智慧场景,并在市光一村第二居委会、市光二村第一居委会试点。作为市光一村第二居委会书记,今年 3 月,朱庆用上了这个集一本台账、一键外呼、一房一档、一键登录四种功能的智能助手,半年多来感受明显," 特别是一键外呼、一本台账,目前来说帮助最大 "。
王连凤是市光二村第一居委会的书记,居民区居民 4600 人," 前阵子有项工作需要逐一通知到小区 270 多位残疾人居民,有了一键外呼,瞬时就能把相关信息通过语音电话或短信发送告知相关居民 ",她如今已经掌握了智能助手使用技巧:先大范围 " 外呼 ",没有接到电话的再精细通知," 比以前省力不少 "。
以往是 " 台账越来越多,重复填报累人 ",而基层数治助手则将线下 " 千头万绪 " 整合为线上 " 一本台账 ",智能填报省时高效、一键生成各种报表,帮助居民区工作者从繁琐的排摸和反复的录入中解脱出来。" 数据云上留痕,我们查找也更加方便和不受限。而且可以设置不同的搜索条件,精准定位服务人群 ",朱庆今年暑期组织了一场青少年活动,通过智能助手锁定了有 10 到 16 岁青少年的家庭,并一键群发活动消息," 社区资源可以更精准投放给有需要的居民,这场活动也得到了孩子们和家长的好评 "。
都说居民区工作是 "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 ",而两个居委会的基层干部明显感觉到,依托智能助手,现在更有精力也更有底气把流向居委会的 " 线 " 梳织成 " 网 ",网住居民更多更细的需求。
" 以前陷在事务里,居民会的门可能都出不去,而现在我们有了更多的时间去走访居民,去了解真实需要 "。朱庆工作的居民区老人数量占到一半。跟老年居民聊家常时,她发现很多高龄老人非常渴望出去看一看,但出于安全考虑常常作罢。" 我们找到一家科技公司,他们提供的 VR 眼镜里储存了实景拍摄的沉浸式党课,老人可以足不出户体验全国 70 多个红色场馆,他们非常高兴 "。在走访中,像这样真实生动的需求一个个冒出来。呼应这些需求,居民区非机动车智能电桩建好了,并通过 " 一键外呼 " 在小区广而告之;小花园附近放置了一个宠物粪便用纸取用箱,走过路过都能看到……飞线充电、不文明养宠不再成为居民心中担忧。

街道党建办副主任戴平则从这样一组 " 快捷键 " 里发现了更大的治理空间:" 以前通过社区云发布活动,来参加的基本都是在云上注册登录的老用户。现在活动发布可以让所有居民知晓,也意味着社区服务可以抵达更多的居民。这样一来,会吸引更多的居民共同关心社区事务,可以推动社区治理中的‘生面孔’逐步变成‘熟面孔’。" 记者了解到,接下来基层数治助手将开发更多的实用功能,并实现殷行街道 50 个居民区全覆盖。
作者:刘力源
文:刘力源 编辑:王宛艺 责任编辑:祝越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
“有了这个智能助手,可以腾出更多时间走访居民、了解需求”https://www.myzaker.com/article/6569f8be8e9f0907dc20bf05
侵权请联系6881@163.com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