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剧污名化她,我受够了

先讲一个地狱级笑话。上个月初,向太发了一条微博,内容是说挚友李连杰多次被传去世,“你到底死了多少回?

先讲一个地狱级笑话。

上个月初,向太发了一条微博,内容是说挚友李连杰多次被传去世," 你到底死了多少回?又传你走了!今早你还和我请安啊!"

不少网友的重点是 " 请安 " 两个字。

但 Sir 却想到别的——

如何正确地报道一个名人的生死信息?

在爆款剧《新闻女王》中有这么一段情节,很明显是有在借鉴美剧《新闻编辑部》的经典场面。

后者是有这么一句台词:

她是人,医生才能宣布她死亡,新闻不能。

可是到了 TVB 的地界,就被 " 乾坤大挪移 " 了。

女王文慧心的逻辑是 " 只有医生有权利宣布死讯 " ——

但是,我们要赌一把啊,抢发讣闻,这样就成为了全球信息源,各家只能转载。

如果赌对了,就赢很大。

甚至为了进一步渲染违背业内公认新闻伦理的戏剧性,《新闻女王》还引入了 " 吹哨人 " 的概念,原来是电视台方太泄露的信息,主要目的就是测试文慧心上不上道,有没有这个所谓的 " 新闻敏感性 "。

但是,剧中绕着核心事实打太极,就是没有一个人直接去医院想方设法跟医生沟通,求证。

这让 Sir 想起一段在互联网门户网站的往事,当时不少同行在金庸先生晚年都准备好纪念专题,从生平轶事到经典作品,唯独留了一个空白就是真正的信源。

抢发是临门一脚,但也要守住底线。

这才是真实的新闻媒体。

而在近年来的国产影视剧中,新闻媒体人早已面目全非。

或被降智成为捣乱的 " 反面教材 ",增加公众恶感;或被套进傻白甜的角色上,本质上还是满足男凝的情感猎物。

哪怕是正在上映的《热搜》中,也出现了没有采访权的自媒体冲在第一线的硬伤。

所以这样看来。

今年 3 月公映的《不止不休》,就 Sir 看过的同类型作品中,已经算是比较接近真实新闻媒体人的 " 天花板 " 存在了。

问题有哪些?为什么会出现?

Sir 今天特地找来了一位老友,在传统媒体待了十几年的老媒体人 @钱德勒好好聊一聊。

在一个媒体人眼里,到底怎么看这些讲述媒体人作品的?

种种不专业的背后。

那些没说出口的潜台词,到底又是什么?

文 | 钱德勒

Sir 电影独家专稿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01

牛虻出动

激化矛盾的燃料?

大部分国产剧是怎么拍 " 记者 " 的?

一个词:聒噪。

比如《欢乐颂》里,记者冲上去围追堵截安迪,逼她回应员工因为加班昏迷的事情;

或者《完美关系》中,一个外卖员被富二代撞成植物人,记者跑到医院围堵他的儿子,刺激对方差点动手打人;

以及《安家》中,也是一帮记者在网上看到中介店长房似锦跟母亲争吵的画面,马上把门店门口堵得水泄不通,集体 " 拷问 " 房似锦的孝心 ……

类似这种情节,记者都是集体出动,就像牛虻甚至苍蝇,闻风而动,而他们的消息来源,基本都是互联网上流传的视频片段或者论坛帖子。

且不说他们要不要先分个轻重缓急,是不是所有矛盾、纷争都要全副武装,带着录音笔、摄像机去堵。

真实的媒体中,这样的情况就根本不会发生。

说实话,一家正规,稍微上点规模的媒体单位,真不至于去报道一家公司中层领导和下属吵架、一对普通母女在门店吵架的事儿,甚至《安家》中发生的事件,正常、有脑子的媒体人也会权衡一下风险点,至少要先跟交警、街道办进行沟通,没见过像土匪一样,一马平川地冲进去。

就现场他们那个状态也是唯恐天下不乱,不需要考虑治安,先把机器怼上去,问也没问出个所以然,用分贝炸炸气氛就够了。

说白了。

类似记者群像的描述在国产剧中就是激化戏剧冲突的燃料,剧组预算高点呢就多找几个群演,少点了就随便拉几个应付场面。

甚至为了把场面搞大,显示度较高的照相机或者摄像机成为记者最常备的工具,360 度环绕当事人,极少有人会用录音笔——后者实在太小了,镜头里很难看出来。

实际上,这就是编剧不懂记者的分工。

拍照、录视频的往往是摄影、摄像记者,他们在现场如非必要基本是不开口的,脑子和手能跟上节奏拍到想要的画面,已然是熟手,根本无暇顾及提问。

不管是单刀直入还是旁敲侧击,这些工作是属于跑现场的文字记者。

而且在日常工作中,他们也是分条线的,跑学校的文教记者不会去医院采访医疗事故,跑影视歌的娱乐记者也不会采访街头巷尾的撕 X。

重点主要是编剧偷懒。

只要是记者来了,人物的小宇宙就爆发了,踩着记者的肩膀就能完成人设的上扬。

这种场面随便写写就好了,不需要任何真实经验以及理性逻辑的背书,主打就是聒噪。

02

得闲饮茶的关系户

稿子从来不用审

当然,还有一种新闻媒体人是有相对完整故事线的,他们有了姓名和身份。

简单说就是明星演的。

为此,编剧、导演就不得不增加一些细节来丰富角色,初衷是好的,但是很多也离了大谱。

比如电视剧《突围》中,秦岚扮演一家都市报的社长,她的手下主要有两个 " 兵 ",一个早就脱离记者岗位但居然还能做采访,另一个是某国企公司老总的女儿,是关系户。

就这三人主要的报道动作就是在办公室里 battle,吵架,生气。

对于国企贪腐案的调查,几乎看不到他们任何的谨慎、纠结甚至应该有的,对于 " 神秘大手 " 的恐惧,没有,他们都是天选之子,记者证被吊销了也能吹胡子瞪眼地牛气轰轰。

同样,很有底气但没有职业属性的是冯绍峰在《致命愿望》中扮演的主笔,妆造上倒是弄出一副胡子拉碴的文艺范儿——

但是我的疑问是,这样去做卧底调查,采访对象不是一眼看中 " 你非我族类 " 吗?

说到本职工作,剧中的展现就很滑稽了。

几乎没有取证、调查,也没有新闻稿件的审查流程,反正他们说采到了就采到了,发了就是发了。

对了,故事的时间刻度已经抵达 2021 年,但是办公室里还呈现出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气质,他们很少敲电脑,而主要是对着一堆纸喝茶。

为什么呢?

在扫了下《扫黑风暴》和《狂飙》之后,我好像有了一些答案。

原来,记者是领导安排子女晚辈进体制内的体面身份啊。

在《扫黑风暴》中,江疏影饰演的黄希名为社会新闻记者,担任反黑主线的侧攻角色,但是她能做的也十分有限,拿掉她的戏份完全不影响主线剧情的发展。

更让人瞠目结舌的事,她发现自己的小姨(吴越 饰)涉案之后,毅然决然选择的是——

辞职,而不是举报。

同样匪夷所思的,是《狂飙》中的孟钰一角。

她是记者,更是问题官员的女儿,问题官员的妻子,在整部剧中她唯一一次的专业性表现在从网上扒拉出村民闹事的帖子然后义正严词地进行简单的文字处理,就这么发了,然后也被人当了枪使。

在后面的剧情里,记者的人设让位给官太太,也成为电视台的高层,背的包更好了,在父亲、丈夫东窗事发后,她的选择是带着银行卡去北漂 ……

难怪有网友吐槽大概是担负起转移财产的重任吧。

不难看出,以上这些记者工具属性依然很大,荒唐的是他们口里的坚持正义、新闻追求和他们的言行产生巨大的逆差。

从观众的视角来看,他们更像是阶层壁垒间的夹板,显然他们的脸朝向底层,而心更偏向更高一层。

他们是资源流动、权力释放威严的情报站。

03

男凝游戏的牺牲品

职业只是虚张声势的标签

第五代导演中,有两个人分别在自己的作品里塑造了女性媒体人的形象。

一个是陈凯歌的《搜索》(2012 年)。

在片中,姚晨饰演资深电视人陈若兮,现在看有些地方神似文慧心,刻意制造舆论事件,将高圆圆饰演的叶蓝秋推向口水风暴的中心,而她获得的就是连续报道博眼球的机会——

越讨伐叶蓝秋的道德 bug,就越能够让自己的节目出名。

真的是巧合吧,陈若兮也有一个摄影师男友杨守诚(赵又廷 饰),这名字的道德光环也太刺眼了吧,守住诚信。

不管怎么样,电影刚开始似乎在讨论一点网络时代的冲突样本,乌合之众集体无意识的绞杀之举,可当杨守诚奉陈若兮之命开始接近叶蓝秋,文本的内核就滑向了 " 救风尘 " 的老一套,一个情种对薄命红颜的搭救,自然陈若兮角色的另一面仅仅只是歹毒的前女友。

另一个 2003 年冯小刚的《手机》。

著名谈话节目主持人严守一(葛优 饰)最终搭上自己的前程、名誉将仰慕他更利用他的 " 第三者 " 武月(范冰冰 饰)捧上自己的座位。

剧中的电视媒体人和周围行业表面上看是要为民生发声,但故事更多的是讲述他们如何在消费主义时代满足欲望又如何被欲望狠抛,说到底,《手机》就不是职业剧,还是延续《一声叹息》中年人信任、情感危机的主题。

两部作品中的女性媒体人,都背负着一种公式:恶女与妖女。

虽然如此,尤其是武月一角还是给足了戏份和表现空间,也是范冰冰朝着影后之路转型的起步之作。

可没想到。

到了 2023 年更退一步,以《以爱为营》为代表的都市偶像剧就把女性媒体人完全塑造成男凝的傻白甜玩偶。

女主身为记者,成为土味情话、肢体撩骚的对象,职业追求的终点也不过是成为霸道总裁的女朋友。

对照于此,也难怪不少网友觉得《新闻女王》中 " 找个男人嫁了吧 " 有飞升的进步,里面的女媒体人至少都在兢兢业业搞事业(宫斗),哪怕违背新闻伦理常识也是真心热爱电视台这点事。

TVB 宫斗戏和职业剧的老把戏还能奏效,也是以太多偶像剧山寨起 " 五十度灰 " 不讲武德,霸王硬凹。

矮子里冲出进击的巨人。

事实上,《新闻女王》中包括文慧心这样的大女主人设,何尝又不是另外一条路径的 " 男凝产物 ",毕竟她自己都说抢报首富的讣闻,最终还是为了扳倒电视台里的死敌。

扮演者马国明在采访中开玩笑说,自己的角色其实是宫里的公公。

这种男凝的刻板逻辑是,女人搞事业主要是为了斗气,为此宁可牺牲自由选择的权利,一条道走到黑。

文慧心明明有机会走出电视台,将多年名望变现,却还是要抱舔方太求 " 回宫 "。

现实生活中,的确有记者为了抢条线上的独家新闻争夺甚至大打出手——可无论男女,又的确没有多余的精力和时间专注于精致、虚妄的办公室政治。

一句话就能戳真相:一天 24 个小时,多少时间在跑新闻的路上,多少时间还要敲键盘写出稿子,然后还要应付来自领导、采访对象、有关部门的挑战 ……

斗什么斗,但求不抑郁不心梗。

04

谁还在 " 不止不休 "

所以真实的记者是什么样的?

还记得前段时间,贾樟柯在微博中推荐他监制的电影《不止不休》,曾经这样描述:

这是一个初中学历的见习记者,通过他的调查和报道,改变一亿人命运的故事。

电影在今年 3 月公映,宣传、路演期间曾经组织过几场新闻记者的专场,不少老媒体人看得热泪盈眶,哪怕今天他们转型为公关、企业家或者自媒体,内心深处还保留着一段 " 峥嵘岁月稠 " 的美好记忆。

电影的豆瓣评分停留在 7.0,不算高,可以说是在表达、市场、审核等诸多力量之间寻求的最后平衡。

扣分的地方显而易见。

比如白客塑造的韩东过于理想主义,有些操作热血中二但不太贴合客观事实,比如哪家报社可以在临签版时被一个实习记者说撤稿就撤稿?稿件复杂的审查过程也是神秘消失。还有,韩东指责一些乙肝病毒携带者胆小怕事,也是想当然的 " 为燃而燃 "。

这里倒是可以引用《新闻女王》中的台词,记者是 " 见证故事而不是参与故事 "。

韩东的感性碾压理性,奋力游向真相彼岸的身影固然感人,但却因为结尾悬浮的魔幻设计而变得头重脚轻,最后一篇稿子发进邮箱被 " 上面人 " 看到了,问题迎刃而解,韩东也在北京西站被留下来了,究竟是不是报道的力量使然,其实交代得很没底气。

但是演员张颂文还是给这部电影注射了很多真实的生活质感。

他的出场就很让人入戏,风尘仆仆的旧皮夹克,带着报业黄金时代的老炮气味归来。

据说这是他自己给自己选的行头,头发故意几天不洗。在电影宣传物料中有一个细节,为了让这件皮夹克看起来经历过很多故事,他还专门带着白客躺在地上磨蹭,磨出调查记者的不讲究与不将就。

事后来看,张颂文作为白客的老师给出的评语,其实恰恰是调查记者所信奉的,不要感情用事一定要理性。

只有靠理性,一个艰难的调查选题才可能在诸多力量纠缠的状态下相对安全地出炉,这里面涉及到的不仅仅是字段的删减添补,更涉及到的是社会关系、当事人利益等方面的考量、推演。

没有那么简单。

甚至,从某种角度来说,《不止不休》就像是一篇有诸多遗憾但终于还是拍出来的 " 调查报道 ",命题就是:真实的调查记者应该是什么样?

没有精力处理男欢女爱的游戏;没有时间去构思办公室政治的赢面;没有收入去包装奢侈精致的战袍。

甚至无暇喘息面对传统新闻媒体遭受的三大冲击:

第一大是互联网社区文化的发达,人人是自媒体;

第二大是短视频文化的盛行,算法和流量逼退古典新闻操作流程;

第三大是经济下行,经营压力倒逼内容团队向商务合作妥协,服从。

巨轮过后。

留下的往往只有一片狼藉。

大概也正是因此吧,当前影视剧里绝大多数的新闻媒体人都悬浮在空中,就像美丽而脆弱的气球人。

或者随意被打扮的小姑娘。

各种恶意的、浮夸的、刻板的情绪统统往里面倒,而不会激起一丝反抗。

偶尔有指责其 " 不专业 " 的声音。

也总是在那些对流量的赞美声中,被淹没。

至于《不止不休》。

在这样的环境看来,恐怕它也只能是一次旧时光的魅影回廊,虽震颤但难以持久。

毕竟。

现在,谁还能在追求真相的道路上坚持下去?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国剧污名化她,我受够了https://www.myzaker.com/article/657098a18e9f0952d644f479
侵权请联系6881@163.com删除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娱乐

杨颖的终局

2023-12-8 19:32:05

娱乐

票房三连扑!影后选剧本的眼光也是绝了

2023-12-9 19:30:03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