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援威专家 80 后博导白晓卉抗疫中因心梗去世,你有什么想说的?还有哪些抗疫英雄值得我们致敬?

什么时候能不再鼓励和称赞,而是问责为什么会让他们猝死?疫情期间,医护人员因为抗疫过劳猝死,平常的时候,他们也同样会因为工作繁重而过劳猝死。

医生猝死的消息还不够多么,除了致敬,除了感恩,能不能有点实际的?

我所在的城市,最近全民核酸检测,一天做完一整轮,是,zf效率确实高,但我们医护人员真的承受不了啊。

凌晨4点起床,5点医院门口集合,6点到社区开始采核酸,除了吃饭就没有休息时间。

行,我们努力干,拼命干,好不容易能在晚上8点左右把居民核酸采的差不多,上面又下来命令:今天0点才允许结束。

我懂了,我们大概不是人。

我们从来都不在劳动法的保护范围内。

——记于以为早完事儿可以早回家,结果发现是我想多了的无比疲惫的一天

噢,对了,补充一点,今天周日,忙了将近24小时后,周一是默认要正常上班的,这就是我们目前的状态。

-

昨天忙了一天,腰疼的感觉要废了(28岁的我已经有多年的腰椎间盘突出和腰肌劳损了…医护人员几乎没有谁没有这种病,甚至有人常年戴着腰托上班),于是今天请假了~

看见评论里有人说,急诊给他看病的大夫已经连续上班48小时了,真的很有感触。

疫情期间,医院要求不收新患者(虽然能理解,但这个要求对患者来说真的太不人道了),同时学生们必须待在宿舍,有些科室能做到不收患者,于是他们就能比较清闲,弹性上班什么的,但也有很多科室,比方说神内(急性脑梗脑出血什么的),心内(心梗那些),还有我现在在的血液科(白血病方向,做骨髓移植的,没法暂停疗程),以及很多有急病的科室,他们工作人员骤减(没了学生,又有人被抽调去防疫),剩下在科室继续干活的人真的是连轴转。

院里并不强制你不能休息,但是,没人干活啊,患者病情摆在哪儿,你根本想下班也下不了班。

我现在是在轮转规培,身体受不了了厚着脸皮请假,作为本院的人员,一般各科主任也都会同意,但是他们自己科的人,尤其是年轻小大夫…我甚至看到过1个连续上3个24小时才能凑出一个下夜的。(下夜就是上完夜班后下午回家休息)

那人本来是3天一个夜班(这个强度也很让人崩溃了),然后突然有人被抽调走了跟他临时换班,又突然有人被困在家里居家隔离,科里没有更多的劳动力了,他最小,于是一有空缺主任就喊他顶上,就造成了他连续工作70多个小时的局面…

甚至我觉得最可怕的是,他说身体受不住了,他们科另一个主任级别的人还说,男孩子,年轻时候就应该多吃苦,怎么能总说累。

那个男生已经动过好几次辞职的年头了,而他刚上班还不到一年。

我还想说说为什么人员这么紧缺,甚至这种情况下各个科室还不招人。说到底,真的是待遇问题。

药材钱没了,纯靠医疗得来的奖金,每个科室撑死了也就那么些钱,招的人多了,每个人分到的奖金就更少了,而有大量学生在的时候,活反正总是干的完的,他们又不要钱,何必要招人,至于疫情期间人手不够,“忍一忍”“熬一熬”也就过去了。

就这样,我们的工资+奖金依然也没高到哪去。我所在的医院,各个科室主治级别的一般奖金能拿1w左右(每个科室不一样),工资是2000(对的,你没看错),但这是一般情况,得是这个科室有属于自己的盈利性的项目(比方有手术,或者有一些特殊指标的化验检查)奖金才能有那么高,我之前跟我们医院的儿科主治姐姐聊天,她说她们科治疗都是最常规的,以前有药钱的时候还能勉强活下去,现在改革以后,他们每个月到手的收入就只有7000+(工资+奖金),阳光是很阳光,苦也是真的苦的不行,她说,如果不是还有点热爱,她是真的干不下去了。(儿科的工作强度我相信你们多少都有所耳闻)

哎,写到这我真的不想写了,zf各个地方需要拨钱的地方太多,医疗这块只能是用来帮助患者不可能用来提高我们薪资待遇,我们的薪酬只能是看医院,而现在各大医院排名的指标基本全是看科研,于是,只有当你有科研成果时,医院才会给额外的奖金。

想要收入高,科研少不了。但是临床是需要一门心思沉浸下去的,科研更是需要,像现在要求我们临床科研两头抓,我真的感觉两边脚踩的都不踏实,不寻根究底的临床只能是经验性行医,一知半解的科研就是在浪费时间浪费经费,但是我们时间就这么多,掰成好几半用也还是只有这么多,甚至我们这边还有一句不成形的话,一个女医生,要想真正做成什么事业,就不要结婚,这样,你就可以平常待在临床,休息时间专心做科研了。

-

赞上升的速度有点快,我还是加点积极的内容吧,之前写的话都没有修改过,因为也都是真实的,只是,毕竟是公共平台,我还是希望积极能量大于负面情绪。

虽然我上面抱怨了好几个目前真实存在的问题,但,我相信zf都是知道这些问题的,一切都会慢慢得到改善,只是需要时间。

我国快速发展这么多年,人口那么多,还要尽量缩短贫富差距,很多事情都只能是慢慢来,先解决主要矛盾主要问题,在解决的过程中,有其他问题暴露出来了,我们再去修补这些漏洞,在这些过程中,难免会有牺牲(不仅是生命,也可以是健康等等),但其实就我个人而言,我是没有什么怨言的,我先生也是,很累,但我们都相信总有一天会改善的,我国医疗会经历这样一个劳累的时代,但不会永远停留在这个时代。

我和我先生都还是很喜欢医疗这个行业,工资虽然不高,但生活没问题,也能养个孩子(多了养不起,也没时间),自己多注意自己身体,不硬撑,这样的生活也没什么不可以的,虽然每当累的受不了了我们都会讨论一下转行的事情,但其实,我们目前谁也没想换过要工作,因为,这份工作真的是有成就感的。

另外,评论区的有小伙伴在吐槽疫情防控这件事,但其实,我的回答抱怨的不是防疫工作,因为这是有必要的,我抱怨的只是,在安排工作的时候能不能考虑一下劳动强度,或者,能不能不要那么形式主义。

而之所以说目前的防疫工作是必要的,因为一旦放开,以我们目前的医疗系统来说,才是真的会崩溃,我们重症病房的床位数和我们医护人员的人数根本没做好接待大量危重患者的准备。是,现在的新病株致病性确实弱了不少,但是还远远不够,配上我们中国人口的基数,一旦不再管控,局面将是难以想象的。

所以,还是希望大家能理解,能配合。

昨天采核酸的时候,有个大爷采完以后非常不屑地说了一句:这就是走个过场,有什么用。

我当时挺难过的,不是难过他一个人这么想,而是难过他一定会四下这么说,同时,一定会有更多人不够有判断力相信他的话,那这样,我们这些努力,这些工作量,就显得有些心酸了。

当然,还是有好些人在采完以后都会说一句,你们辛苦了或者谢谢这类的话,每次听到,我也会快速地回一句不辛苦或者没事儿。(在此强调一下,千万不要伸手碰我们的防护服,有个大姨说完谢谢后还拍了拍我的肩……要知道,防护服是很脏的,绝对是个污染源,我们脱防护服都是特别注意的,一定把污染面卷在里面脱起来特别费劲,所以……千万别碰呀)

 

 

科研小透明被惊到了,真的是痛心!痛心!可惜!可惜啊!!!!

非医学专业,但是。。。

省立医院,42岁,博导。主任医师,正高。

山东省的检验人才她能排得上号了吧??

按她现在的学术能力+两个自科面上,45之前估计评上教授大差不差了。

往小了算,如果她能正常干到65,至少还能为检验学界培养40位博士研究生。

往大了算,省立医院的平台也够得着各种国家级重点项目,

一直在一线工作,搞点医学突破也不是完全不可能吧????

这损失??????啊???我不理解!!!!!!!


这个事对我触动特别大的,还有一个原因是,

我母上,威海某医院检验科医师,以下是3.9以来我跟她的部分聊天记录。






最后一一条是刚刚6点,我知道了白老师的事。

当下我就一个哆嗦,很害怕,害怕失去。

而我妈她,大概以为我不知道吧。。。。。。。。

我不管,这波疫情过去,我就忽悠她办退休!!!!!!!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时下

在英中国女留学生失联 19 天,其父称最近一次视频通话是在 3 月 1 日晚上,目前已找到,情况如何?

2022-3-21 17:10:52

时下

3 月 21 日上海新增本土确诊病例 31 例、无症状感染者 865 例,目前情况如何?

2022-3-22 13:32:25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