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温称帝后,对敬翔备加重用,将唐朝时的枢密院改为崇政院,任命敬翔为知枢密院事。
在唐朝时枢密院一直由宦官掌管其大权,此时由敬翔任首任长官,可见朱温对敬翔极为器重。事实上,知院事一职乃至比宰相职权更重,可以先和皇帝议事于禁中,然后再向宰相宣旨实施。
至于宰相的日常奏请,也要先经过崇政院送达皇上。受此重任后,敬翔更是勤于政务,内外事务无不用心。
敬翔
如朱温派刘知俊征讨西边常常侵扰鸿沟的割据实力,但又忧虑作战是否会制胜,就设宴召敬翔来问询。敬翔在宴席间侃侃而谈,具体分析了当地的山川走向,郡县的真假状况,乃至出征部队的多少都一目了然。
在座的人无不惊叹敬翔的才华,连朱温也是赞叹不已,后来更是进封他为平阳郡侯。在后梁初次设大学士,便首先授予了敬翔,阐明他的功劳已经超过了众人。
敬翔跟从朱温前后共三十年,从军作战运筹帷幄,昼夜策划,自己常说只要在马鞍上才华得到歇息。可惜朱温死后,朱温的儿子未再重用敬翔,以致后梁亡于后唐,敬翔也无法而自杀身亡。
在朱温病重时,将敬翔召到床前委托后事,让敬翔将朱友圭逐出京城,出外任刺史,朱友圭便发动叛乱,杀死父亲朱温,自立为帝。
朱友圭对敬翔十分忌惮,尽管以李振替代他任崇政院长官,但为了使群臣与他协作,还是任命很有威望的敬翔为宰相,敬翔表面上承受任命,但常常称病在家,与朱友圭坚持距离。
比及梁末帝朱友贞上台之后,也未重用敬翔,而是宠信赵岩等人,敬翔遭到这些权臣的架空,整天郁闷不乐,忧虑着后梁的江山社稷。
朱友贞并没有其父朱温的那点才华,在他的治理之下,后梁很快走向了消亡。对内他没有可以处理好魏博将士的问题,却导致了魏州叛乱,终于丧失了北方的大片疆域。
朱友贞
在和李存勖的对立战争中更是处于下风,自己深居宫中,不了解战况,更不了解将士,却自傲地任意调兵遣将,妄下军令让刘寻急进攻敌,导致黄河以北的大片土地丢失。
后梁军在杨刘被晋军大北之后,敬翔无法忍受这种残败局面的继续,径直上殿向朱友贞大方进言请命出征:“国家比年派将士出征,但疆土却日渐减少,这不只是由于兵骄将怯,还由于调兵遣将不得其法。陛下平日深居宫内,和您协商国家大事的都是些左右的侍从,这又怎么能料敌制胜呢?
先皇在世之时,占据了黄河以北的大半疆域,尽管也亲率虎臣骁将比年征讨,也不能扫灭河东的劲敌李克用父子。现在敌人的戎马已迫近郓州,陛下却没有像先皇那样亲征杀敌,这是臣没有及时奏明的榜首件事。
此外,臣还传闻李亚子(存勖)自从戴孝出征以来,已经十年之久,每次攻城列阵,总是身先士卒,冒着箭石冲锋。昨日传闻进攻杨刘的时分,他也是先背薪渡水,一鼓作气而破城池。
陛下不比他差,儒雅而有风度,但却没有亲征退敌,反而让贺瑰之流的将领与之抗衡,寄托驱赶敌寇的希望,这很难如愿。这是臣失职没有及时奏明的第二件事。
现在陛下应该亲征,一起向黎民百姓老臣宿将问询破敌良策。否则,大祸患除,臣尽管愚笨害怕,但受国恩很深,如果陛下短少将才,臣恳请去前线为国效死力!”
朱友贞尽管懂得他的满腔忠实,一片忠心,但终究还是听从了赵岩等人的谗言,以为他是由于不得志而在发牢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