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导报(记者 薛洋文/图@台海大师兄)受高科技出口微弱等要素影响,台湾地区本年人均GDP或到达3.6万美元,有望时隔近20年超越韩国;又由于日元贬值,岛内部分网民乃至喊出“赶超日本”的口号。再来比较两岸数据,台湾人均GDP约是大陆近三倍,两岸老百姓实在日子距离怎么?台湾工薪阶级的收入实在状况又是怎样的呢?
本相1:台湾人均GDP大跃进,但一般民众收入增加缓慢
台湾最近三年人均GDP激增7000美元,起伏之大令人咂舌。究其原因,首先应归功于高科技产业日新月异,其次是新台币近年来增值速度加速。但对于一般市井百姓来说,受惠不是很明显,乃至受疫情影响,很多传统职业收入大起伏缩水。家住台南的一位统派人士前不久到会活动时曾表明,他家工厂25年前招工开出的薪水是28000新台币,现在台南很多职场新人的薪水也不过是28000新台币,而这25年来台湾的物价却不知涨了多少,所以算起来,台湾民众的实践所得是下降的。
针对台湾人均GDP大跃进,一般老百姓是无感的,由于自己收入并没有增加多少,还要接受物价上涨带来的日子压力。有学者剖析称,岛内人均GDP和实践收入不匹配应该两个原因:榜首、高科技、航运等少量职业受惠,分配出了问题;第二、高科技大厂多有外商参股,大量赢利被美国人赚走了。
本相2:台湾贫富距离逐步拉大,阶级固化现象严重
一直以来,台湾各职业收入相差不是很悬殊,是一个相对均富的社会。以大台北地区来说,即便是保洁、保安、收银员等职业,员工的收入也能到达3万元新台币以上。在台北请钟点工打扫卫生,三个小时的薪水能够拿到1400元新台币,仅仅这种活不是天天有。
不过近些年来台湾贫富距离也有逐步拉大的趋势,上一年岛内一些半导体和航运巨子一般员工的年终奖可达三四百万新台币,让其他职业“仰慕嫉妒恨”,人家单单年终奖都够一般劳工赚好几年了。
此外岛内还有一个绵延几十年乃至上百年的富豪阶级,他们将触角伸到各行各业,通过垄断获得超额赢利,一般老百姓想靠奋斗实现阶级跨过简直成为不可能。像是鹿港辜家一百年前巨富,现在仍是巨富,一百年后大概率仍是巨富,阶级现已固化了。
本相3:台湾人均GDP是大陆近三倍,但实践日子水平相差不会那么大
在30年前,台湾人均GDP一度是大陆的几十倍,通过长时间的追赶,两岸之间的距离已大幅拉近,但台湾目前仍是大陆近3倍。
不过如果长时间在台湾日子,会觉得两岸民众日子水平其实相差不算大。岛内民众月薪的中位数为4万元新台币出头,比大陆一二线城市高出不多,再扣除物价要素,简直处于同一水平。若从年轻人购房、购车比例上看,台湾乃至比不上大陆。
此外,从购买力来说,岛内产品价格普遍较高,能够选择的品种也有限,不像大陆各类产品都有,能够满足各种消费层次的需求。近些年台湾虾皮等网购平台方兴未已,大量引进大陆产品,以补偿自己的短板。
来历:海峡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