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创 闰然 盐财经▍盐财经
作者 | 闰然
编辑 | 一刀
疫情正在考验手机厂商供应链的韧性,尤其对于苹果而言,还面临着俄乌冲突增加的负面影响。
不过,苹果在第一季度的业绩表现强劲,增速不仅高于市场预期,还保持着40%以上的高毛利率。
今年苹果太猛,此前市值也一度涨到突破三万亿。近日,苹果发布了今年一季度(2022年第二财季)财报。
数据显示,苹果的收入同比增长8.59%,至972.78亿美元,创下纪录高位,是苹果40多年历史上排名第三。其中产品收入同比增长6.57%,至774.57亿美元,服务收入则大增17.28%,至198.21亿美元。(图源:苹果财报)
在该季财报披露前,Canalys报告显示,受疫情、局部战争等因素影响,2022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同比下降11%。但苹果公司凭借产品,市场份额从15%提升至18%。
从具体产品类别上来看,iPhone的收入增速远超市场预期,占据了收入半壁江山,为505.7亿美元,同比增长5.5%。
iPad的收入降幅则低于预期,一季度收入76.64亿美元,同比下降2.06%;Mac收入104.35亿美元,同比增长14.6%;可穿戴设备、家居产品及配件收入88.06亿美元,同比增长12.4%。
从全球市场来看,欧美成为苹果增长最迅速的市场,一季度美洲收入408.82亿美元,同比增19.2%,去年四季度同比增超11%。
相比之下,大中华区收入183.43亿美元,同比增长近3.5%;日本市场收入77.24亿美元,同比下降0.23%;中日以外的亚太市场收入77.42亿美元,同比下降6.65%。
苹果首席财务官Luca Maestri评价一季度业绩称,当季服务业务的营业收入创历史新高,iPhone、Mac电脑、可穿戴设备、家居产品及配件的收入都创一季度同期新高。Luca Maestri(图源:搜狐网)
即使财报数据远超过分析师预期,苹果表现出的审慎仍大于乐观。苹果CEO库克表示,无法在新冠肺炎疫情、供应链紊乱、俄乌战争期间独善其身。
在报告中,他们表示当前第二季度的收入同比将会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严重程度可能会达到40亿到80亿美元。苹果退出俄罗斯市场也将对二季度业绩增长构成负面影响。
苹果在财报中还宣布,公司董事会已批准了一项总额为900亿美元的新股票回购计划,并将季度股息提高5%,至每股0.23美元。苹果此举维持了其作为全球回购股票最多的上市公司的地位。知名调研机构Counterpoint发布了2022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数据报告,三星依然占据了全球手机市场第一的宝座,占据了全球手机市场19%的份额,苹果排在第二。
三至第五名均为国产厂商,小米、OPPO、vivo。
根据该机构的数据,在中国市场上,vivo、OPPO、苹果、荣耀、小米、华为、realme 分列前七大品牌。(图源:Counterpoint)
智能手机市场面临持续低迷的状况。今年一季度,中国大陆智能手机市场仅出货7560万台,同比下滑18%。
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3月,Counterpoint还发布了另一份手机市场研究报告,2021年中国600美元(约3828元人民币)以上价位的安卓智能手机市场份额从2020年的44.6%缩水至2021年的36.5%。
安卓市场在高端机的份额占比逐渐在降低,意味着苹果在上升。今年1月份,“iPhone13连续六周中国市场销量第一”的话题一度冲上热搜。3月京东自营手机销量排行榜(图源:小乙MAX)
所以,华为空出高端市场后市场上还流传着一个说法:华为跌倒,苹果吃撑。
并且从收入上看,2021年全球智能手机总收入为4480亿美元(约合28290亿元人民币),苹果以1960亿美元收入排名冠军,约合12380亿元人民币,占到全部智能手机品牌总收入44%。
这么赚钱的苹果,还在继续扩大自己的市场覆盖范围。今年三月,苹果在春季发布会上发布了新的iPhone SE,价格为3499元起。可以看出苹果降价了,瞄准的正是中端手机市场。
然而,iPhone SE上市后销量不理想,价格也一路下调。数据显示,iPhone SE系列手机的九成销量在海外,在中国占据份额较低。
据了解,两年前,iPhone SE二代在海外卖得确实不错。2020、202两年,苹果总共出货约2.4亿台 iPhone,iPhone SE占比约9%。但在中国市场它一直“受到嫌弃”。iPhoneSE二代(图源:搜狐网)
苹果的低价策略在中国难以奏效,毕竟中国中低端手机市场竞争过于激烈。在国内市场,国产手机仍占据绝对主导地位。
不过,此前占据大量中低端市场的国产厂商近年来也在发力高端市场了。总体上看,手机市场已经处于饱和状态了,大盘见顶,而高端机型溢价高、利润空间大。尤其是去年,成了各大品牌冲击高端市场的关键之年,高端新品手机密集发布。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用户的平均换机周期也已经从25个月延长到了31个月。越来越多人不想换手机,一方面,一些高端手机溢价严重,另一方面,手机的创新在小步前进,并未让人产生太大的换机冲动。
所以,如果说产品毫无诚意,即便是苹果也没有吸引力。
排版|罱乙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欢迎分享至朋友圈
原标题:《苹果太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