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学生卖给工厂,赚两份钱,一份学费,一份工厂好处费,这就是有些所谓“校企合作”的模式。
学校赚得盆满钵满,哪管学生死活。毕竟那么多学生,真正累死的又有几个?
累死了也赔不了多少,再说还可以赖着不赔。
这类新闻不是第一次,曾经发生过学校强制要求学生到工厂实习致残的新闻。
学校如果把学生作为赚钱工具比资本家社会危害更大,因为学校本该是教书育人的地方。
接下来应该调查
学校在这次校企合作中是否存在盈利。
该学生的实习工资是否不到本单位试用期工资的80%。
这些都违反了《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
此外,该规定在第三章,第十七条,第三款明确规定:
不得安排学生加班和上夜班。
学校是否知道该工厂的工作时间是十二小时,不知道为什么不调查?知道了为什么还送?
这家企业真的能够提高学生技能还是仅仅是学校赚钱的工具?
学生突发不适,请假遭拒时,是否求助学校了?学校什么态度?
我们不能让学生受到学校、工厂两头剥削;
也不能让学校赚着学费、好处费两块费用。
这就是为什么所有家长都不愿意接受“五五分流”的根本原因。
就咱现在的家庭模型来讲,可能家庭之间存在一定的收入差距,但在对孩子这块,不管是什么家庭,都是尽可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过得好些,不求大富大贵吧,最起码保个健康成长的。
但遗憾地点在于
就现有的职校模式下,家长连保障个孩子健康成长这个基本的要求都可能是一种奢望。
因为现在市场上的职业教育,根本就算不上教育,它更多像是披着“教育”外皮的血汗工厂,不仅没有培育人才,反而是在可着劲地挖掘学生们的剩余价值。
说句不好听点的话,有的职校与其说是学校,倒不如是一个黑煤窑。
你让哪个家长愿意把孩子送到这些地方?
在现在的大学教育里,虽然说也有那些个让学生干农活这种实践类的学习项目,但在这一块上,人家学校的认知都是很明确的。
我确实开设了这门课要让你学会如何干农活,但我不会把你干的农活直接等价成经济成本,更不会拿着你工作的成果拿去卖钱。
但职校不同。
在职校把这些学生送到工厂实习之后,大家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意味着劳动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
在职校把学生送到工厂之后,实质上这些学生已经成为了工厂的一种生产要素了,学生工作产生的成果会被工厂直接拿到市场进行贩卖,在这种模式下,工厂和学校实质已经产生了雇佣关系。
按正常逻辑来说,雇佣关系是相互的,企业可以招聘工人,也可以开除工人,但相应工人也可以主动辞职,单方面宣布不干。
但在职校模式下,学生去工厂实习更像是劳务派遣。
在职校模式下,职校打着实习的模式逼着学生去工厂干活,首先剥夺了学生的选择权,而且在工厂实质拿走了学生劳动成果之后,学生是没有和工厂解约的权利,而且在这种另类劳务派遣的情况下,不管学生出了任何状况,实质上工厂是不承担任何责任的。
那么大家换位思考一下,如果你是工厂,你会如何看待来实习的学生呢?
不消多想,在权利和义务严重不对称的情况下,工厂只会把学生当成一种耗材,像三角贸易时期对待黑奴一般使唤学生。
你说,如果你是家长,你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去到这样的地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