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古代为纪念我国的一个朝代,特设这个仪式,流传至今

但是,尔后朝鲜几回“北伐”计划都泡汤。

1908年,大韩帝国封闭了建立在首都汉城后苑春塘台的“大报坛”,是一种专门表达对明朝皇帝感恩、思念之情的祭坛。

这个建立于1704年的皇坛,在历时二百多年后,终于成为前史遗址。

1616年,建州的努尔哈赤出兵攻取辽东重镇抚顺。三年后,大明出动十万大军围歼,同时令朝鲜出兵助战。光海君李珲因登基时遭到明朝多次阻遏,采取敷衍、拖延之策。在辽东经略杨镐痛斥后派出了一万多戎行。

朝鲜肃宗李焞

皇太极称帝后,朝鲜闻举国震惊。同年皇太极亲帅十万大军征战朝鲜,俘虏王子、宗室76人,朝鲜国王李倧被逼求和。

1646年11月,日本对马岛主的使节来到汉城,他此行的使命是压服朝鲜国王,接受台湾郑氏政权的约请,筹组盟军,讨伐满清,恢复大明汉室。李倧随即点头,派出使节回访对马岛,并和日本幕府商议出兵之事兵。

可是,尔后朝鲜几回“北伐”计划都落空。除了三方存在分歧外,最主要的还是朝鲜王朝只是想利用北伐发动民意,稳固和加强王室集权,也可转移民众对王室的不满,还可进一步削弱中国在朝鲜的影响,可谓“一石三鸟”。

直至1704年,朝鲜肃宗李焞在宜春门诣禁苑坛,以太牢祭祀崇祯皇帝,又命汉心胸在后苑春塘台设大报坛,郊天报德,祭祀明万历皇帝。此刻,距明朝消亡已整整一个甲子。

此人为朝鲜的第十九代君王,父亲祖父都是朝鲜的王,他的权利交代进程也并没有什么太大的波澜,整体来说还是比较顺利的。因为,他是显宗的独子,所以,也没有兄弟和他竞赛。肃宗李焞一生之中一共有九个妃子,其中三任王妃,还有另外六个嫔御。

《东阙图》中的大报坛

大报坛的真实含义也是从其自身利益出发的,正如韩国前史学家韩永愚所说:"这并非单纯的崇尚明朝、对明朝知恩图报之举,其中蕴含着肃宗视侵犯朝鲜的清朝为粗野国家,以为明朝的道德文化传统是由朝鲜来传承的这一正统思想。换言之,大报坛意味着朝鲜以为其文化优胜于清朝,然后宣扬朝鲜上下要反清爱国。"

又过将近半个世纪,王室又以明朝太祖、万历 、崇祯并享大报坛,并于三帝即位、忌辰日行望拜礼,尔后年年如此。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时下

沈佩贞:被污名吞没了的一代名女

2022-5-16 12:20:55

时下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康复期血浆治疗使新冠住院风险降低54%?

2022-5-16 12:20:57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