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最早的极光纪录,就藏在中国古籍里

《独立报》记者维斯瓦姆·桑卡兰报道称,研究人员在该文献中发现,在周昭王控制晚期北方的夜空中曾出现过疑似极光的“五色光”现象。

天空中的极光形似舞动的彩色光带,科学家在中文古籍《竹书编年》中发现了或许是有关极光最为陈旧的文字记载,该记载能够追溯到公元前约10世纪的西周时代。《独立报》记者维斯瓦姆桑卡兰报道称,研究人员在该文献中发现,在周昭王控制末期我国北方的夜空中曾呈现过疑似极光的“五色光”现象。研究结果日前发表于期刊《空间研究进展》上,此文字记载比之前的记载极光的文献早了3个世纪。

《竹书编年》是我国西晋武帝时在汲郡(今河南省卫辉市)古墓出土收拾的战国竹简“汲冢书”的一部分,原无书名,因其编年体编制而命名为《编年》,亦称《汲冢编年》。记载了从传说时代的五帝到魏襄王(一说应为魏哀王)之间的重要前史事情。科学新闻网Live Science的劳拉盖格尔指出,尽管学者们对此书的了解已有时日,但当他们细心查阅地理事情的有关记载时,发现了或许是最早的关于极光现象的文字记载,研究团队猜测这段记载很或许写于公元前977年或957年,但详细年份不详。

极光是由变幻的红色或绿色发光条纹组成,通常呈现于地球的南北磁极邻近,是由来自太阳的带电高能粒子在穿越地球磁层时与高层大气中的原子磕碰而形成的发光现象。援引Live Science的描述,尽管今天的人们在高纬区域才可见到极光,然而在公元前10世纪中期地球的北磁极曾向欧亚大陆一侧倾斜,更靠近我国中部区域,其违背度比现在的北磁极违背我国中部区域小约15。因此,当时位于我国中部到北京北部区域范围内的观测者则有或许目击过磁极邻近活跃的磁暴现象。

因为目前还没有足够的证据表明《竹书编年》所记载的是真实的极光,研究人员暂且将其列为候选“极光”。Live Science的文章也指出,《竹书编年》16世纪的一个译著中曾使用过“彗星”而非“五色光”一词来描述此事情,使得这一新发现的困难度增加。此前,亚述地理学家(生活在两河流域)在公元前679年至655年间刻在楔形文字板上的记载是已知最陈旧的有关极光的记载,而另一个相关记载则被发现于公元前567年新巴比伦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的地理日记中。

据悉,极光的前史信息能够帮助科学家了解和建立太空气候长时间变化的模型,时间尺度从几十年到几千年,然后帮助人们应对未来太阳大规模的爆发活动以及为其或许对基础设施形成的损坏做好预备。

文章链接:

https://www.smithsonianmag.com/smart-news/evidence-of-earliest-candidate-aurora-found-in-ancient-chinese-texts-180979979/

本文转自《环球科学》

撰文|伊丽莎白-伽米洛(Elizabeth Gamillo)

翻译|范嘉豪 审校|王昱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时下

福州天空也变血红!距离舟山500公里,4天3次变红,怎么了?

2022-5-16 12:35:58

时下

丙酸杆菌不一定是痤疮凶手?一文了解皮肤菌群最新进展

2022-5-16 12:51:11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